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ISSN:1674-9316
CN:11-5908/R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61154
期刊分类:公共卫生
期刊热词:
护理,疗效,临床疗效,护理干预,疗效观察,并发症,优质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腹腔镜,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立足人民新时代生活推动文学经典化进程重读习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13:4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学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富于魅力的成果,是卡尔维诺所说的引发读者反复咀嚼回味的时代结晶。经典化是缔造文学经典的正在进行着的动态过程,是

文学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富于魅力的成果,是卡尔维诺所说的引发读者反复咀嚼回味的时代结晶。经典化是缔造文学经典的正在进行着的动态过程,是赋予作品以恒定价值的感时而动、与时俱进的辩证力量:一方面,作品因经典化的助力散发着经久不衰的光芒;另一方面,经典也会因为经典化运动的终止,逐渐消褪其炳耀时代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1]就文学而言,推动无愧于民族、时代的经典作品的产生,应当是当前我国文学建设的中心任务。因此,如何定位当代文学中的作品,使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响应时代召唤的精品得到正名,为人的全面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最大的助力,也应当是我们的文学工作接下来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

一、新时代文学经典化的时代背景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并指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这说明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党和国家的文学事业也必须适时地进行从“新时期”到“新时代”的战略调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各方面工作的统一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层面需求,还要兼顾到人民在精神文化上的新需求。“讲话”分析道:“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1]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必须被放置于当前文学建设目标当中的突出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今天的文学创作拥有着巨大的人群基础,每年涌现出来的新作浩如烟海,更不必说当代以来积淀下来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说更易诞生经典的文学著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较之古典文学,近代文学与短促的现代文学,可以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少之又少。近年来,关于经典化、反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的论争层出不穷。面对“当代文学经典正在远去”等此类骇人的论断,我们迫切需要给出一份认真科学的答复,以使中国文学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时代的巨变,介入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无畏的精神涤荡不需要经典的声音,扫除当代文学创作的浮躁焦虑。

对新时代的中国文学而言,伴随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时代发展浪潮,经典化的道路注定充满了严峻的挑战。“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1]一方面,伴随着经济上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色革命叙事逐渐解体,“重写文学史”、先锋小说等潮流的出现标示着文学自主性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文化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文学的生产机制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学创作当中涌现出大量趣味低级、思想贫乏的庸俗之作。然而,从“新时期”迈入“新时代”,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当代文学失去了经典化的潜质。如何在这些作品中遴选出优秀作品,挖掘作品深层的精神内涵,才是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文学工作者应该面对的问题。统观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正确地把握我们所面临的“危”与“机”,在中国人民全面实现小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实现文学自身的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新时代的中国文学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推动文学经典作品的产生,成为了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最为紧迫的要求。赵炎秋教授曾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两个‘讲话’相隔72年,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内在精神是完全一致、一脉相承的。不过,72年的流逝,时代、社会和公众的文艺水平、艺术水平与欣赏要求的不同,也决定了两个‘讲话’有不同的侧重点”[3]20。他认为,这种侧重的不同当体现为“毛泽东重视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强调普及;习近平则强调文艺精品的创造,认为这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关键”[3]20。诚然,新时代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文学,离不开文学经典,因而,我们更要小心翼翼地兼顾到创作和批评两个方面,既要潜心写出具有经典水平的精品,亦要坚定信心,不断推动文学发展的经典化进程。习近平说:“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1]新时代文学的经典化就是要重新剔除那些落后的、庸俗的作品,使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凸显出来,熏陶人民的感情,鼓舞人民的勇气,教化人民的思想,提升人民的智慧。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网址: http://www.zgwsbzglzz.cn/qikandaodu/2021/0610/1466.html

上一篇:我可爱的依依
下一篇:浅谈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档案的管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