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样式,它在言说立场、 话语表达以及批评方式方面都表现出了与传统文学批评迥异的艺术特性”。然而当前的网络文学批评体系混乱,缺乏统一规范的机制约束,这不仅制约了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发展, 还直接导致了文学理论界对网络文学的质疑与批判。基于此,尝试建立一套新的批评标准机制, 旨在能够为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 网络文学的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学科主要奠基人欧阳友权教授把网络文学定义为:“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提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 ”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可追溯至1991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年1月31日在京发布的第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8年1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72 亿,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 亿,占网民总数的48.9%,较去年底增加了4 455万。 网络文学用户在2010年1.95 亿,2015年达2.97亿,2017年达3.53 亿, 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文学发展势头的迅猛。
2 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分析
2.1 概况分析
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批评, 有别于传统媒体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或评价, 是指在网上由网友就网络文学作品或网络文学现象所作的随机性、感悟式、点评式批评和议论”。文学批评长久以来就和文学形影相随,它从自发到自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的文学样式出现,新的文学批评式样就会接踵而至。迄今为止,文学批评范式已历经五次重要“转向”,前5 次的文学批评总体而论是“事后批评”,即在作品完成之后,传统的经院批评家根据作品内容发表“批评”;而网络文学批评是“批评进行时”,作品大多在互联网上以连载的方式发布出来,读者可实时在线“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家”中不乏资深批评家,但绝大部分是普通读者,他们没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只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发表感想,提出批评,有长篇大论,有一个词一句话,也有标点表情的。
这种大众化批评, 缺乏明确的批评标准与专业的学术理念指导, 大多是以直觉感性评价为主, 既不规范,也无章法,不能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功能。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网络写手没有丰富的外部生活经验,作品难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加之网络作品更新速度快,写手闷在电脑前冥思苦想情节的进行,但自我想象匮乏,最终转向网络搜索,甚而导致网络文学作品“撞文”现象频频发生。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网络文学批评更是处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不能照搬传统的文学批评样式,又因网络文学作品的“不入流”,传统的经院批评家将其排除在自身的视野之中, 网络文学批评体系难以健全。
2.2 网络文学批评的优点
较之于传统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的人情顾忌,令“网络批评家”们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和自由的立场表达“真我”的心态。 批评者抛开社会角色的束缚, 规避了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人情批评,有助于抒发主体的真实情感,以真话对抗虚假,给予作者创作灵感和写作思路。 一方面网络文学批评直奔主题,一般不顾及情面也不玩弄文字游戏;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批评少了些臃肿的修辞、 晦涩的阐释以及传统文学批评中常见的“掉书袋”。
2.3 网络文学批评的弊端
网络文学批评改写了批评的机制与格局, 让文学批评从传统的精英姿态转向民间立场,实现了批评话语权的平等与共享,但其即兴、趣味、恶搞等颠覆式批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批评的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的深邃性,甚至引发批评的“舆论暴力”和价值偏误。其次由于网络发表言论的可匿性,“网络批评家”藏身于广袤无垠的虚拟世界中,在评论区“撒欢玩耍”式点评时,会夹杂粗俗恶毒有明显人身攻击的言语,形成了加诸于网络写手身上的网络暴力。 再者网络空间无限,公安机关管辖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执法办案难度加剧,长久以往,网络作家们的写作积极性必然备受打击。
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必然要建立一套适应自身的评价体系和批评话语机制, 完成蜕变,让专家学者不再对网络文学嗤之以鼻,让网络文学不再是与传统文学对立的异类。
3 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构建
3.1 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尚不完善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网址: http://www.zgwsbzglzz.cn/qikandaodu/2021/0610/1460.html
上一篇:国内外护工现状对比分析
下一篇: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世界文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投稿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编辑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版面费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论文发表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