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习俗说起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小时候,一到腊月,我们就要唱这样的儿歌,盼着年的来到。
过年当然离不开腊肉香肠。在四川,在重庆,冬至一过,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窗门外,都挂起一串串香肠、一块块腊肉,给沉闷的大街小巷添了一道风景。闲暇时,便又多了一个话题:你腌了多少我灌了多少,肉在哪儿买的,多少钱1斤云云。一年一度的腊月,充满几多喜庆!
腊七腊八,宿舍楼外,地坝院子便到处冒烟。那腾腾的烟雾,要持续好几天,整个城市都弥漫在腊香味中。挖一个坑,上面放一个废油桶,将那风干的腊肉香肠塞在里面,顶上再用废纸板、废锅盖、塑料布之类蒙住。坑里烧火却又不要明火,让那浓烟去熏香那腊肉香肠。那柴非柏树枝莫属,于是菜市场便有专卖柏树枝的农民。
当知青的时候经常在农民家里过年,我所在的生产队很穷,大年三十年夜饭,主菜就是一大碗腊肉,黄亮亮香喷喷肥油油的,每块腊肉比巴掌还大,足有半寸厚,所以叫大肉。我夹起一块,油花一闪一闪的,好香好香,送进嘴里,油便从嘴角往下淌。那肉在嘴里,糯滋滋的,还有一点回甜,那味道让人终生难忘。
后来回城,一次过年我便在农民手上买了一块腊肉回家,那个年成为一家人好多年难忘的回忆,一说起都还忍不住啧啧称叹。后来便想到自己也制作腊肉香肠,可是,那年月每人每月只有半斤肉或1斤肉,哪能够做腊肉香肠?于是不少人只好去买农民的高价肉,可农民却不敢到市场上来,只能在通往集镇、厂区的小路上或是河沙坝摆开自由市场。
改革开放后,肉食供应日益充足,虽然年年都在涨价,但人们荷包里的人民币也在增长,中国人年均肉食消费量在世界上已经位居前列,与不少发达国家都相差无几。吃来吃去,似乎还是新鲜肉好吃,可腊肉香肠却是过年过节桌子上不可或缺的。按中国人的习俗,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团圆饭,如果桌上没有腊肉,没有香肠,没有那一股腊香味弥漫,就没有喜庆色彩,就没有欢乐气氛,就不叫过年,就会遗憾甚至倒霉整整1年!端上桌的大碗腊肉,大盘香肠,哪怕只象征性地动一下,却必须有。即使是20世纪60年代初那样困难的年月,大年三十的饭桌上,也要有一碗腊肉,何况现在!
如今,一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奔忙:先要在市场上采购猪肉,做腊肉则用盐和香料腌制,做香肠则切成小块,加入调料香料灌入肠子中,然后挂在阳台上窗门外,让腊月的雪风吹干,然后就是熏制,前后往往要花十天半月,甚至1个多月。在四川,在重庆,自制腊肉香肠早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一种风尚,至今依然。
为何信不过市场
如今走进超市、市场,到处都挂着黄亮亮的腊肉、红艳艳的香肠,散发着诱人的腊香味,但光顾的人好像却不多。人们总要费工、费力、费时、费心,甚至还要多花很多钱来自己制作,原因何在?
早几年,每到腊月这个时候,质量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甚至公安民警都要出动,明察暗访,寻找那些专门制作假货歪货的小作坊。于是,我们便在报纸上、电视上,甚至在现实中看到那些诸如用死猪肉做腊肉、用猪下水灌香肠的不堪入目的画面。想想那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面,谁还敢买那腊肉香肠?谁还有一点食欲?因为信不过市场,自制腊肉香肠的习俗和风尚便逐渐传开,一直延续至今。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制作假冒伪劣的小作坊加大了打击力度,类似的新闻少了,但人们似乎依然还是信不过市场上的腊肉香肠。市场上买回来的腊肉,看起来黄亮亮的、油浸浸的,却总让人觉得缺少了那自制腊肉特有的股股腊香。而装在塑料袋里的香肠,虽然红艳艳的,却因为加入了太多的豆粉,吃起来“粉扎扎”的,哪有自制的好吃,哪有自制的香味?
虽然早在1981年就发布了GB 2730-1981《广式腊肉卫生标准》,1989年1月就发布了GB -1988《香肠(腊肠)、香肚卫生标准》,又在2005年8月发布了GB 2730-2005《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但只要到市场上去走走,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大型超市还是菜市场,那些琳琅满目的腊肉香肠大多是既无“身份证”,又缺乏规范标注,普遍存在着无证无包装的“裸奔”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然而,市场上出售的散装腊肉香肠,相当多都没有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说明内容,消费者往往也不注意这些。至于已经正式实施6年多的《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更没有多少人知道。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网址: http://www.zgwsbzglzz.cn/qikandaodu/2020/1023/782.html
上一篇:《饲料标签》新标准正式发布
下一篇:吃茶渣的男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投稿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编辑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版面费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论文发表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